「國王新衣」無用!鍛鍊EEAT「真功夫」

潛心修習「真功夫」,提升內容E-E-A-T,重建信任與專業,讓網站在變革中脫穎而出。
潛心修習「真功夫」,提升內容E-E-A-T,重建信任與專業,讓網站在變革中脫穎而出。

2025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席捲全球,搜尋引擎優化(SEO)與內容文本結構規則正在被重寫,從 Google 核心演算法更新,到 AI 總覽(AI Overviews)擴展,傳統的搜尋行為已翻天覆地巨變。許多網站發現,賴以維生的搜尋排名岌岌可危,甚至內容在搜尋結果消失了。

Google 悄然將 E-E-A-T 準則視為內容品質的「框架」。E-E-A-T 的真正價值你真的了解嗎?那些徒有其表的「偽專家」內容,如同「國王新衣」,隨著 June 2025 core update 無所遁形,新聞媒體與內容網站唯有鍛鍊「真功夫」,才能在變革中脫穎而出。

如同 Bill Hunt 所指出,當前 SEO 領域面臨的三大困境並非「失靈」,而是「癱瘓」、「被 AI 炒作分心」以及「忽略基本功」。台灣的情況也有類似情境,面對每日不斷湧現的 AI 新名詞和技術,許多新聞媒體與內容網站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因此將搜尋優化工作暫停,導致本應持續深耕的基本功被棄之不顧。然而,真正的破局之道,在於如何重新校準羅盤,從迷失於流量數據的泥沼中掙脫,回歸內容的本質「信任」。

本篇分析將從新聞媒體與內容網站的視角,以近期台灣熱門新聞事件報導為核心,結合 E-E-A-T 實質意涵,講解如何打造兼具深度與信任的內容,同時提供實務策略,幫助新聞工作者與內容創作者在 AI 主導的搜尋環境中站穩腳跟。

E-E-A-T的真諦:信任

E-E-A-T鼓勵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僅靠浮誇的標題與頭銜無法提升信任度。內容需具備真實經驗與權威來源,才能吸引閱聽眾,增強品牌影響力。
E-E-A-T鼓勵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僅靠浮誇的標題與頭銜無法提升信任度。內容需具備真實經驗與權威來源,才能吸引閱聽眾,增強品牌影響力。

E-E-A-T 並非可量化的分數或影響演算法的直接排名因素,它更像一個引導性的框架,鼓勵新聞媒體與內容網站打造出值得閱聽眾信任的優質內容。

許多新聞媒體誤以為聲稱「獨家內幕」,或在作者簡介中堆砌頭銜,有些還刻意標註「財經專家」,甚至聘用「網路寫手」冒充專家、盜用圖片,僅靠幾句浮誇的作者簡介或「某某老師」的稱號來包裝內容,以為這樣的「表面功夫」就能提升 E-E-A-T。

然而,當這些「偽專家」背後缺乏真實經驗或權威來源支撐時,這樣的表面功夫無異於「國王的新衣」。AI 系統與閱聽眾都能輕易識破,導致網站跳出率升高、品牌信任受損。內容必須超越單純的資訊羅列,展現「無可取代的人性化」。閱聽眾會刻意跳過「高度同質性」內容,渴望的是來自真人的、具備真實世界經驗的、獨特的視角和見解。這便是E-E-A-T中「經驗」(Experience)與「專業」(Expertise)的真正價值。

舉例來說,在健康資訊領域一篇關於「保健食品如何有效提升免疫力」的文章,僅連結到保健食品的定義,而非直接引用衛福部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或國內知名醫學中心的臨床實驗結果,其可信賴度將大打折扣。使用者期望看到的是直接且權威的證據,而非模糊的解釋。

同樣地,若撰寫一篇「台灣小吃米其林推薦指南」,僅泛泛介紹而未提及作者親身走訪的獨特經驗、店家背後的故事,或對食材來源的深入探討,讀者將很難建立信任,進而可能轉向其他更具說服力的資訊來源。

新聞網站應從「迎合演算法」轉向「建築信任」。E-E-A-T 的核心是讓閱聽眾感受到內容的真實性與價值,而非僅追求搜尋排名。當內容被 AI 引用或在社群媒體廣泛分享,即使未直接產生點擊,也能提升品牌曝光與長期影響力。這就像台灣老字號媒體品牌,憑藉數十年如一日的內容品質,贏得閱聽眾忠誠,而非僅靠華麗廣告。

Google 搜尋系統 AI 化,它們更看重內容的事實準確性、真實的權威訊號以及即時更新的資訊E-E-A-T真正的判斷標準,是內容能否為使用者帶來實質價值,並透過其行為(如分享、引用、停留時間)來展現對內容的信任與權威性。

台灣實務新聞案例分析

以下以 E-E-A-T(經驗、專業、權威性、可信賴性)框架,分析如何報導新聞事件以符合高品質內容標準,並以「偽專家」與「真功夫」內容對比,展示新聞網站如何打造具影響力的報導。(以下為虛構新聞案例,請勿對號入坐)

案例一:美國對台20%關稅爭議

美國將自8月7日起對台灣商品課徵20%關稅,引發熱議。偽專家發布未經查證的建議,可能誤導投資決策。相對地,具E-E-A-T的報導提供權威分析與數據支持,展現真實價值。
美國將自8月7日起對台灣商品課徵20%關稅,引發熱議。偽專家發布未經查證的建議,可能誤導投資決策。相對地,具E-E-A-T的報導提供權威分析與數據支持,展現真實價值。

背景:

2025 年 7 月 31 日,美國白宮宣布自 8 月 7 日起對台灣出口商品課徵 20% 對等關稅,較 4 月 2 日提出的 32% 關稅有所下調,但仍高於日本、南韓(15%)與菲律賓(19%)等國,引發台灣輿論熱議。新聞網站與社群媒體上湧現大量關於關稅影響、談判進展與政治爭議的內容,民眾對透明、權威資訊的需求激增。

偽專家表現:

部分台灣小型新聞網站與社群帳號試圖博取流量,發布未經查證的內容。

例如,自稱「財經分析師」發表文章,標題為「20% 關稅毀台灣經濟?三招教你避險!」,建議民眾「囤積美元」或「轉投資東南亞市場」,卻未提供任何數據支持或具體案例,僅泛泛引用「國際趨勢」。文章作者僅標示為「財經小助手」,無明確資歷或聯繫方式。

此類內容因缺乏權威來源與實證依據,Google 搜尋系統很難視為可信,不會被推薦引用。對民眾而言,這類「國王新衣」式資訊可能引發恐慌或錯誤投資決策,損害公眾信任。

真功夫表現:

E-E-A-T的報導展現截然不同的價值。

例如,一篇由資深財經記者撰寫的專題,標題為「台灣被課關稅 20%,衝擊有多大?政府和專家說法一次看」。文章引用白宮 8 月 1 日公告,以及台灣經濟部 8 月 2 日內部報告,結合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的評論,分析關稅細節尚未明朗,並引用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的觀點,「20% 關稅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場『仍在進行中的談判』」。 

此外,文章嵌入「主要國家對等關稅稅率一覽表」,並提供經濟部網站(https://www.moea.gov.tw)的新聞稿連結。

這篇報導具備 E-E-A-T 要素容易脫穎而出:

  • (E)經驗:記者通過第一手採訪(台積電、經濟部)與實地數據分析,呈現權威觀點。
  • (E)專業:記者具備財經報導背景,文章引用白宮、經濟部與評論分析權威來源。
  • (A)權威性:連結至白宮與經濟部官方網站。
  • (T)可信賴性:透明的作者資訊、更新日期與免責聲明,確保資訊可驗證且具公信力。

案例二:西南氣流造成台南、嘉義災情

台灣中南部遭遇豪雨,民眾對權威報導需求激增。偽專家發布未經查證的建議,可能加劇風險。相對地,具E-E-A-T的報導提供真實案例與專業分析,展現深度與價值。
台灣中南部遭遇豪雨,民眾對權威報導需求激增。偽專家發布未經查證的建議,可能加劇風險。相對地,具E-E-A-T的報導提供真實案例與專業分析,展現深度與價值。

背景:

2025 年 7 月 28 日起,受強烈西南氣流影響,台灣中南部地區遭遇連日豪大雨,台南市與嘉義縣災情尤為嚴重。新聞網站與社群媒體上湧現大量關於災情、救援與防災措施的資訊,民眾對權威報導的需求激增。

偽專家表現:

許多不知名網站或社群帳號發布聳動標題。

如「台南淹水危機!這招讓你瞬間脫困!」或未經查證的建議,如「用塑膠袋封住車門可防淹水」。這些內容實際通常缺乏具體數據支持,僅引用二手資訊或泛泛的防災建議,未標明權威來源出處。

Google 搜尋系統無法驗證其可信度,幾乎不會推薦、引用這類內容。此類「國王新衣」式資訊不僅無助於民眾應對災情,還可能因誤導(如鼓勵不安全的逃生方式)而加劇風險,導致信任危機。

問題所在:

  • 缺乏經驗:未提供第一手現場觀察或受災戶的真實案例。
  • 缺乏專業:作者無災害報導或氣象專業背景,內容空泛。
  • 缺乏權威性:未引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或氣象署的官方數據。
  • 缺乏可信賴性:未標示更新時間或來源,難以判斷資訊時效性。

真功夫表現:

具備E-E-A-T的報導則展現深度與價值。

例如,由資深災害報導記者撰寫的專題,標題為「西南氣流豪雨襲台南嘉義 大雷雨轟炸淹水災情慘」。文章由熟悉台灣氣象與災害管理的記者撰寫,結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 8 月 3 日,627 件積淹水災情,3 死 3 失蹤 47 傷),並採訪台南市永康區受災居民與嘉義縣水上鄉消防隊,記錄第一手災情與救援細節。 

文章詳細說明積水深度(道路 10-25 公分,低窪區 30-60 公分)及主要受影響區域(如台南永康、嘉義朴子),並嵌入記者實地拍攝的淹水道路短片,展示涵洞積水與交通封閉狀況。

此外,文章引用中央氣象署(CWA)氣象學家朱美霖的分析,解釋西南氣流與低壓系統的成因,並提供實用防災建議,如「低窪區居民應備妥沙包」與「避免進入積水涵洞」。文章清楚標示作者、更新日期,並附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氣象署的官方連結,供讀者查閱最新資訊。

E-E-A-T優勢:

  • (E)經驗:記者親赴災區為最佳報導,記錄受災戶與救援人員的第一手觀察,增強報導真實性。
  • (E)專業:作者具備災害報導專業背景與經驗,結合氣象學家與官方數據的分析。
  • (A)權威性:引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氣象署的權威數據,並採訪地方消防隊與受災居民。
  • (T)可信賴性:如評論分析為權威來源撰述,可透明標示來源資歷、更新時間與來源連結,並包含免責聲明(如「建議遵循官方指引」)。

實務案例綜合建議

為提升新聞報導的E-E-A-T,應融入第一手經驗、提供行動建議、使用多媒體、引用權威來源,並確保透明可信,增強內容的真實性與說服力。
為提升新聞報導的E-E-A-T,應融入第一手經驗、提供行動建議、使用多媒體、引用權威來源,並確保透明可信,增強內容的真實性與說服力。

為打造符合E-E-A-T的「真功夫」報導,新聞網站可採取以下策略

1.融入第一手經驗:

  • 記者應採訪經濟部、台積電或中小企業代表,記錄關稅對產業鏈的實際影響,搭配數據圖表或現場照片增強說服力。
  • 派遣記者實地採訪台南、嘉義受災區域,記錄居民故事與救援行動,搭配現場照片或影片。

2.行動導向:

  • 提供企業與民眾的因應建議,如「中小企業可申請經濟部出口補助」或「投資者應關注台幣匯率波動」,並附上官方聯繫方式。
  • 提供具體避災建議,如「檢查家中排水溝是否堵塞」或「聯繫當地消防隊求助(電話:119)」,並附上官方聯繫方式。

3.多媒體融入:

  • 嵌入台美貿易數據圖表或談判進展時間軸,展示關稅影響的具體範圍,增強內容的視覺吸引力與真實性。
  • 嵌入災區實拍影片或排水泵站運作畫面,展示現場狀況,增強內容的真實性與吸引力。

4.引用權威來源:

  • 優先使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氣象署或地方政府的數據與指引,避免二手資訊。
  • 優先引用白宮、經濟部或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避免未經驗證的網路資訊。

5.確保透明可信:

  • 清楚標示記者背景、文章更新日期,針對政治爭議(如「黑箱」批評)客觀呈現雙方觀點,並連結至行政院、立法院公開資料,並在敏感資訊(如避難建議)前加免責聲明。

紮實「真功夫」內容元素

「真功夫」內容需具備紮實引述、獨特經驗、清晰解釋、透明作者及多媒體元素,並結合品牌力量,才能在AI時代贏得讀者信任與關注。
「真功夫」內容需具備紮實引述、獨特經驗、清晰解釋、透明作者及多媒體元素,並結合品牌力量,才能在AI時代贏得讀者信任與關注。

那麼,「真功夫」的內容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元素?

1.明確引述來源:

當你的內容提出任何主張或論點時,不應僅僅是解釋定義,而是要清晰連結至原始研究報告、官方發布單位、具公信力的專家訪談或權威機構的聲明。

例如,在探討醫療議題時,應連結到衛福部、醫學期刊的原始研究,而非泛泛的醫療網站介紹。一個真實的專家,會知道引用最權威的資料。

2.不可複製的個人經驗與洞察:

內容應聚焦於 AI 無法複製的獨家深度、第一手採訪、目擊者視角、親身洞察或獨特分析角度。舉例而言:

  • 醫療與健康:
    相較於 AIO 顯示的常見疾病的症狀與治療方法,讀者更想看到醫師在 YouTube 頻道上,分享與病患互動的真實案例,或資深藥師針對特定藥物副作用的臨床觀察。
    例如,台灣的家庭醫學科醫師可能會分享自己在診間處理長者多重用藥問題的經驗,這比教科書上的條列更具說服力。

  • 生活與旅遊:
    AIO 可以列出「台灣十大觀光景點」,但它無法描述一名台灣在地嚮導,帶領遊客穿梭大稻埕百年巷弄時,對於每個老字號店鋪背後故事的細膩情感。
    這種「帶有情感、體驗和專家洞察」的內容,才是使用者願意跨越AI摘要而點擊的動力。

  • 財經與投資:
    相較於AIO羅列的股市基本面數據,投資人更需要資深財經分析師針對台灣特定產業鏈(如半導體)的深度調研報告,或曾親身經歷多輪市場波動的操盤手分享其決策心法與風險控管策略。

  • 宣言與事實:
    以清晰、直接的陳述回答問題,例如「96%的買家表示對這款鞋滿意」而非模糊的「我們認為這款鞋不錯」。

3.解釋「為何如此」:

內容中每一個主張或觀點,都應附上「如何做到」或「為何如此」的解釋。這不僅展現了內容創作者的專業深度,也讓使用者更信任並能依循其建議。

4.透明且真實的作者:

針對 YMYL 等重要主題,務必明確標示作者背景、資歷,並確保他們確實是該領域的知名、已發表作品的專家,且仍在該領域活躍。

例如,一篇關於台灣最新房市政策的分析,其作者若有地政士或不動產估價師執照,並持續在業界執業,將比匿名或非專業人士的分析更具公信力。

5.善用多媒體強化「人味」:

在文章中嵌入作者本人的影片,分享觀點、實際操作或提供第一手經驗。影片能傳達文字難以表達的個性、個人經驗和獨特觀點,迅速與讀者建立信任連結。

例如,一個教授烹飪的部落格,如果能附上主廚親自在自家廚房示範關鍵步驟,並展示「做得太熟或太生」的對比圖,並加入「台灣特色食材的替換」建議,將比純文字食譜更有溫度與實用性。

當然豐富的內容格式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如增加摘要、列表、表格、影片等內容格式,幫助閱聽眾理解內容。

6.模組化與結構化的內容:

內容應使用清晰的標題(H2、H3)、條列式、可點擊的目錄,並將價值前置,不將答案埋藏在冗長的引言之下。這種結構不僅便於閱聽眾閱讀與理解。

7.品牌與社群力量:

在所有線上社群平台(X、Youtube、Facebook)上保持媒體品牌一致性,能有效提升品牌在 SEO 的正面呈現,現在 Google 搜尋模型也高度依賴 Wikipedia 等用戶生成內容 (UGC) 平台。因此,積極參與社群,將有助於品牌在 SEO 環境中建立影響力。

8.即時更新:

新聞內容的即時更新、時效性,對於可見性、可靠性和用戶信任至關重要。大型語言模型(LLMs)和 Google AI 總覽(AI Overviews)傾向於引用最新、最即時的資訊。

例如,如商品價格、航班延誤或飯店空房等即時數據。即時內容更新是維持並提升搜尋排名的關鍵策略。

Google 明確偏好內容的新鮮度,這能顯著提升網站的能見度。定期更新文章並標示更新日期,有助於向 AI 系統傳達內容是最新的。

反之,若內容未能及時更新,可能會遭受「新鮮度懲罰」,導致能見度下降。因此,確保內容的即時性、準確性與持續更新,不僅能增加在搜尋結果中被推薦的機會,更能有效建立品牌權威。

新局:從「點擊」到「影響」

在E-E-A-T框架下,新聞媒體需放棄表面功夫,專注於真實經驗與專業深度,透過第一手採訪與透明來源,提升品牌信任,贏得持久影響力。
在E-E-A-T框架下,新聞媒體需放棄表面功夫,專注於真實經驗與專業深度,透過第一手採訪與透明來源,提升品牌信任,贏得持久影響力。

在 E-E-A-T 框架下,新聞媒體與內容網站需放棄「國王新衣」式表面功夫,轉而鍛鍊具備真實經驗、專業深度與權威信任的「真功夫」內容,真正能打動閱聽眾的,是第一手採訪、在地洞察與透明來源的結合。

未來的 SEO 不再是被動修補,而是從內容策略到技術架構的全方位規劃。新聞網站應從「建築檢查員」蛻變為「關聯性工程師」,確保內容在AI生態中被理解、引用與傳播。那些能擁抱變革、深耕品牌信任的創作者,將在AI主導的數位洪流中,贏得持久的影響力與價值。

備註:Google 的 E-E-A-T 準則:經驗(Experience)、專業(Expertise)、權威(Authoritativeness)、可信賴(Trustworthiness),被視為內容品質的黃金標準。

留言

最近7日 大家都在閱讀…

美食旅遊網站流量告急?逆勢破繭關鍵策略

流量寒冬?網站曙光?別讓 AIO 偷走你的流量

2025年6月:生蠔碾壓戰爭 真實荒誕又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