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 月:穩中藏變局!黑馬暴衝逆襲

2025年4月,台灣新聞網站均活躍訪客數微降,TOP 01-05仍占60%市場,但中段媒體顯示成長潛力,競爭態勢複雜多變。黑馬 NOWnews 的逆勢成長打破了 TOP 5 媒體普遍下滑的趨勢。
2025年4月,台灣新聞網站均活躍訪客數微降,TOP 01-05仍占60%市場,但中段媒體顯示成長潛力,競爭態勢複雜多變。黑馬 NOWnews 的逆勢成長打破了 TOP 5 媒體普遍下滑的趨勢。

《媒體潮汐誌》Media Surge Ledger 繼 3 月觀察後,4 月份持續透過數據分析,探索台灣媒體的競爭趨勢與板塊挪移,解析 2025 年 3-4 月台灣新聞網站 SimilarWeb 日均活躍訪客數(UV)數據。在整體市場微幅收縮 -0.4% 的環境下,TOP 01-05 主導地位穩固,儘管 4 月訪客量略有下滑,TOP 01-05 的日均 UV 始終占整體市場的 60% 以上,顯示 UDN、ETtoday 等媒體的品牌與資源優勢。雖然整體氛圍略顯清淡,但部分媒體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呈現出複雜且多變的競爭態勢。

一、總體概況:4 月延續調整,訪客微幅收縮

2025年4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輕微下滑,TOP 01-05面臨挑戰,但中段與後段媒體顯示增長潛力,競爭格局日益複雜。
2025年4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輕微下滑,TOP 01-05面臨挑戰,但中段與後段媒體顯示增長潛力,競爭格局日益複雜。

根據 2025 年 4 月 SimilarWeb 數據,台灣 TOP 20 新聞媒體的日均 UV 為 336,447,較 3 月的 337,854 微降 -0.4%。這是繼 2 月高峰(355,225)後,連續兩個月的小幅波動下修,顯示媒體活躍度進入相對平穩的盤整期。然而,級距間的表現分化顯著:

TOP 01-05:日均 UV 從 722,297 降至 710,078,跌幅 -1.7%。龍頭媒體的品牌優勢雖穩固,但壓力凸顯。

TOP 06-10:日均 UV 從 348,794 增至 355,290,成長 +1.9%,顯示其在內容與行銷上的積極作為。

TOP 11-15:日均 UV 從 187,267 降至 185,747,跌幅 -0.8%,部分新興媒體面臨競爭挑戰。

TOP 16-20:日均 UV 從 93,059 增至 94,671,成長 +1.7%,顯示利基市場的潛力。

整體而言,4 月市場呈現「龍頭媒體群訪客數微幅下滑、中段與後段媒體穩健成長」的格局。這可能與產經、關稅政策議題等引發的訪客重新分配有關。

從級距數據的變化來看,Top 01-05 在 4 月份承受了較大的訪客量下滑壓力,可能與熱門議題(如政治議題)降溫有關,而 Top 06-10 及 Top 11-20 則呈現相對抗跌甚至微幅成長的態勢,這或許暗示著讀者的注意力逐漸從龍頭品牌微向其他特色媒體分散,或是中後段媒體在特定議題操作上獲得成效。

二、Top 01-05 消長:龍頭鬆動,黑馬逆勢

2025年4月,台灣Top 5媒體競爭激烈,UDN、ETtoday、TVBS訪客數下滑,而Chinatimes和NOWnews逆勢增長,特別是NOWnews以16.2%的增幅成為黑馬,顯示靈活應對讀者需求的重要性。
 2025年4月,台灣Top 5媒體競爭激烈,UDN、ETtoday、TVBS訪客數下滑,而Chinatimes和NOWnews逆勢增長,特別是NOWnews以16.2%的增幅成為黑馬,顯示靈活應對讀者需求的重要性。

4 月份 Top 5 媒體競爭依然激烈,排名雖未發生劇變,但訪客消長各有千秋,UDN、ETtoday、TVBS 跌幅顯著,Chinatimes、NOWnews 逆勢增長。其中,黑馬 NOWnews 的逆勢成長打破了 TOP 5 媒體普遍下滑的趨勢,顯示快速反應讀者需求的內容調整,能有效吸引用戶。反觀 TVBS 與 ETtoday 的大幅下滑,則提醒媒體需要更靈活應對用戶偏好變化。

2025年4月,台灣Top 5媒體競爭激烈,UDN、ETtoday、TVBS訪客數顯著下滑,而NOWnews以16.2%的增幅逆勢成長,顯示靈活應對讀者需求的重要性,未來需持續關注市場變化。
4月數據顯示,台灣Top 5媒體競爭激烈,UDN、ETtoday、TVBS訪客數顯著下滑,而NOWnews以16.2%的增幅逆勢成長,顯示靈活應對讀者需求的重要性,未來需持續關注市場變化。

UDN:
4 月份日均 UV 為  1,074,905,較三月下滑 -1.9%。儘管仍穩坐龍頭寶座,連續兩個月訪客量下滑(2 月為 1,174,721),顯示其在維持百萬級別 UV 的同時,也面臨市場整體趨勢及競媒分食的壓力。UDN 的品牌優勢難掩議題疲軟的影響,需透過AI驅動的個人化推薦或短影音強化社群用戶黏著度。

ETtoday:
4 月份日均 UV 為 749,323,較三月下滑 -5.9%。ETtoday 的跌幅相對明顯,終止了前兩個月的微幅波動,需要關注其內容策略是否需要調整以應對變化。ETtoday 以娛樂與生活新聞見長,4 月訪客量下滑可能與熱門議題偏向政治或國際重大事件有關,削弱其優勢。ETtoday 需平衡娛樂內容與深度報導,否則可能在議題轉換期持續失血。

TVBS:
4 月份日均 UV 為 637,490,較三月大幅下滑 -11.1%,是 Top 5 中跌幅最大的媒體。TVBS 在 3 月已呈現下滑趨勢,4 月跌勢加劇,顯示其可能在近期面臨較大的挑戰。TVBS在政治與財經新聞的優勢未能在4月延續,受到競媒(如CNA、Chinatimes)在深度報導上的分食競爭影響。

Chinatimes:
4 月份日均 UV 為 537,555,較三月逆勢增長 +1.77%。Chinatimes 在三月微幅增長後,4 月持續保持上升態勢,表現穩健。Chinatimes 在政治與兩岸、國際新聞的報導吸引特定受眾,顯示其在特定議題上的競爭力。Chinatimes 的議題選擇需警惕過於聚焦特定立場可能限制其天花板。

NOWnews:
4 月份日均 UV 為 551,117,較三月大幅增長 +16.2%,表現極為亮眼。此成長不僅使其 UV 超越 Chinatimes,更躋身第 4 名位置。NOWnews 成為 4 月份 Top 5 中的最大黑馬。NOWnews 得益於其在生活消費與運動內容上的持續加碼,策略上的積極作為為其帶來訪客紅利。NOWnews 的「快、準、輕」的內容策略能快速搶占用戶,但長期需建立品牌深度以穩固地位。

三、TOP 06-10:SETN、NextApple 持續成長

2025年4月,CNA與SETN日均UV持續增長,分別達316,363與394,936,顯示深度報導與跨平台策略的優勢。相對地,Storm日均UV下滑至263,711,需平衡深度與即時性以維持用戶黏著度。
2025年4月,CNA與SETN日均UV持續增長,分別達316,363與394,936,顯示深度報導與跨平台策略的優勢。相對地,Storm日均UV下滑至263,711,需平衡深度與即時性以維持用戶黏著度。

在 Top 06-10 的媒體中,4 月份有不少亮點,CNA 與 SETN 的強勢成長,顯示深度報導與跨平台內容策略在當前市場的競爭優勢,Storm 的下滑則提醒中段媒體需平衡深度與即時性,以維持用戶黏著度:

4月數據顯示,SETN與CNA分別增長5.5%與16.4%,顯示其內容策略有效。而Storm則下滑11%,需改善內容更新速度與議題選擇,以提升用戶黏著度。
4月數據顯示,SETN與CNA分別增長5.5%與16.4%,顯示其內容策略有效。而Storm則下滑11%,需改善內容更新速度與議題選擇,以提升用戶黏著度。

LTN:
4 月日均 UV 為 519,197,較三月的 537,865 下滑 -3.5%。LTN 在三月已出現下滑,4 月跌幅雖略有收斂,但仍未止跌。LTN 在政治新聞的影響力雖強,但 4 月訪客量持續下滑與讀者對台灣政治議題「冷感」有關。LTN 需拓展生活與科技議題,打破政治標籤的瓶頸。

SETN:
4 月日均 UV 為 394,936,較三月的 374,349 增長 +5.5%。SETN 繼三月增長(+5.9%)後,4 月持續成長,顯示其內容策略與讀者產生良好共鳴。SETN 在娛樂與生活新聞的深耕,以及與電視節目的跨平台聯動,吸引跨平台訪客,可能是其訪客量成長的關鍵。SETN 的跨媒體策略是其優勢,但需警惕娛樂內容的長期黏著度。

CNA:
4 月日均UV為 316,363,較三月的 271,714 大幅增長 +16.4%。CNA 為國家通訊社,為 TOP 06-10 中成長最快的媒體,在 4 月份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力道,CNA 在國際新聞與深度報導上的權威性,可能因 4 月國際議題(如關稅政策、川普)熱度上升而受益。。

NextApple:
4 月日均 UV 為 282,243,較三月的 263,599 增長 +7.1%。NextApple 同樣延續三月的增長勢頭(+5.4%),且增幅擴大,表現搶眼。NextApple 在娛樂與社會新聞的快速更新,持續吸引年輕族群。NextApple 的訪客量穩定成長,但需避免內容同質化以維持競爭力。

Storm:
4 月日均 UV 為 263,711,較三月的 296,445 下滑 -11.0%。Storm 在4 月出現較大跌幅,與其在特定議題上的聲量變化可能有關。Storm 以深度評論見長,但 4 月訪客量下滑可能與內容更新速度或議題評論方向選擇未獲用戶青睞。Storm 需結合即時新聞與深度分析,平衡專業性與可讀性。

四、TOP 11-15:國際、財經議題熱度帶動成長

2025年4月,CW與BW日均UV分別增長7.5%與8.9%,顯示財經與科技議題的高關注度。相對地,EBC與Mirror的訪客數下滑,需重新定位以應對競爭。
2025年4月,CW與BW日均UV分別增長7.5%與8.9%,顯示財經與科技議題的高關注度。相對地,EBC與Mirror的訪客數下滑,需重新定位以應對競爭。

BW 與 CW 的成長顯示財經與科技議題在 2025 年的高關注度,而 EBC 與 Mirror 的下滑則反映新興媒體在訪客爭奪戰中的挑戰。

4月數據顯示,CW與BW日均UV增長,反映財經與科技報導的受歡迎程度。EBC與Mirror則面臨訪客下滑,需尋求新策略以提升競爭力。
4月數據顯示,CW與BW日均UV增長,反映財經與科技報導的受歡迎程度。EBC與Mirror則面臨訪客下滑,需尋求新策略以提升競爭力。

CW:
日均 UV 從 223,137 成長至 239,830,增幅 +7.5%。CW 的專業定位精準,4 月在財經與科技報導議題熱度上升受益。不過,CW 仍需增加互動內容以提升用戶參與度。

BW:
日均 UV 從 194,544 成長至 211,800,增幅 +8.9%,增幅領跑 TOP 11-15。BW 在財經與管理議題的深度內容,吸引企業用戶與專業讀者。BW 可透過數據視覺化與短影音,進一步擴大專業族群。

BT:
日均 UV 從 171,744 成長至 178,984,增幅 +4.2%。BT在投資理財議題的實用性內容,持續穩固其訪客基礎。BT 可考慮加強提供數位理財工具(如投資計算器)以提升用戶黏著度。

Mirror:
日均 UV 從 182,934 降至 161,817,跌幅 +11.5%。Mirror以調查報導見長,但 4 月訪客下滑可能與熱門議題減少或競爭加劇有關。

EBC:
日均 UV 從 163,976 降至 136,305,跌幅 -16.9%,為 TOP 11-15 中下滑幅度最大者。EBC 即時新聞的競爭中可能受到其他媒體(如NOWnews、CNA)的擠壓。EBC 需重新定位,聚焦地方或生活新聞以尋求差異化。

五、TOP 16-20:Epoch 異軍突起

2025年4月,Epoch日均UV從59,415增至87,083,增幅達46.5%,顯示爭議性報導的吸引力。相對地,CTwant日均UV下滑15.5%,中小型媒體需精準定位受眾需求以應對挑戰。
2025年4月,Epoch日均UV從59,415增至87,083,增幅達46.5%,顯示爭議性報導的吸引力。相對地,CTwant日均UV下滑15.5%,中小型媒體需精準定位受眾需求以應對挑戰。

Epoch 的異軍突起顯示爭議性或特定立場的內容在吸引訪客上的潛力,但其長期品牌信任度、穩定性仍待觀察。CTwant 的下滑則提醒中小型媒體需更精準定位受眾需求。

4月數據顯示,Epoch日均UV顯著增長46.5%,顯示爭議性內容的潛力。相對地,CTwant面臨15.5%的訪客下滑,提醒中小型媒體需重新定位以滿足受眾需求。
4月數據顯示,Epoch日均UV顯著增長46.5%,顯示爭議性內容的潛力。相對地,CTwant面臨15.5%的訪客下滑,提醒中小型媒體需重新定位以滿足受眾需求。

CH:
日均 UV 從 121,756 降至 119,940,跌幅 -1.5%。CH 在健康議題的專業性雖有穩固受眾,但訪客量微幅下滑可能與議題熱度變化有關。CH 可透過健康測評工具或短影音提升用戶參與度。

UM:
日均 UV 從 103,340 降至 94,265,跌幅 -8.8%。UM 在深度報導的努力尚未完全轉化為訪客量成長,表現低迷。UM 需結合熱門話題與視覺化呈現,突破訪客量瓶頸。

FTV:
日均 UV 從 84,069 成長至 90,353 ,增幅 +7.5%。FTV 在地方新聞與電視聯動的策略,可能為其帶來訪客量增益。FTV 可進一步深耕地方議題,打造區域化流量池。

Epoch:
日均 UV 從 59,415 顯著成長至 87,083 ,增幅 +46.5%,為所有媒體中成長幅度最大者。Epoch 在特定議題(如國際政治)的爭議性報導,可能吸引高度關注。Epoch 的訪客量奇蹟顯示爭議性內容的短期爆發力,但長期穩定性存疑。

CTwant:
日均 UV 從 96,713 降至 81,717,跌幅 -15.5%。CTwant 在生活與娛樂新聞的競爭中可能面臨挑戰,跌幅顯著。CTwant 需重新定位,聚焦特定利基市場以扭轉頹勢。

六、訪客成長與衰退

4月媒體訪客量差異明顯,NOWnews與CNA增長顯著,TVBS等則遭遇衰退。中段媒體表現活躍,顯示市場需求多樣化。
4月媒體訪客量差異明顯,NOWnews與CNA增長顯著,TVBS等則遭遇衰退。中段媒體表現活躍,顯示市場需求多樣化。


分析洞察:

1.市場分化持續:4 月份市場並非齊漲齊跌,個別媒體表現差異顯著。領頭羊 UDN 雖仍居冠,但面臨訪客量縮減壓力。而如 NOWnews、CNA、NexaApple、SETN等媒體則憑藉其內容或營運策略,成功實現逆勢增長。

2.特定議題或策略奏效:NOWnews 與 CNA 的顯著增長,可能與其在特定新聞事件的報導、生活消費議題策劃或內容發佈渠道經營上的成功有關。NexaApple 與 SETN 連續數月保持增長,顯示其內容定位逐漸獲得市場肯定。

3.部分媒體面臨調整壓力:TVBS、ETtoday、Storm、Mirror、EBC 等在 4 月份出現較明顯的訪客量下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其內容吸引力、用戶體驗或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

4.中段班媒體活力涌現:相較於頂尖媒體的集體小幅下修,Top 06-10 乃至 Top 11-20 級距中的部分媒體展現出更強的成長活力,這可能意味著讀者在資訊選擇上更趨多元,給予了更多特色媒體機會。

結論:變局中找突破,內容與策略仍是王道

4月台灣媒體訪客量略顯平淡,中段媒體成功逆勢增長。優化內容品質與創新策略將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
4月台灣媒體訪客量略顯平淡,中段媒體成功逆勢增長。優化內容品質與創新策略將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

2025年 4 月,台灣媒體整體訪客量略顯平淡,但內部競爭格局暗潮洶湧。領先集團的優勢受到挑戰,而部分中段班媒體則抓住機會實現了顯著成長。這再次印證了在資訊爆炸和讀者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唯有不斷優化內容品質、創新呈現方式、精準掌握讀者需求並採取有效的營運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媒體浪潮中站穩腳跟,甚至逆勢突圍。

戰局關鍵啟示:當市場進入「微幅震盪期」,頭部媒體需警惕「溫水效應」,中段集團的創新實驗(如 CNA 的國際報導、Epoch 的爭議立場)正逐步改寫競爭規則。

下一波訪客爭奪戰的勝負手,可能取決於「早鳥時段內容精準度」、「深夜深度評論分析」與「影音敘事革新力」的多軌併進內容節奏。

《媒體潮汐誌》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為您帶來更多基於數據的深度觀察。
2025年4月號《媒體潮汐誌》
《媒體潮汐誌》將持續關注媒體動態,為您帶來更多基於數據的深度觀察。

留言

最近7日 大家都在閱讀…

2025年5月:市佔平盤,中段媒體展現韌性

2025年4月輿論轉向:從娛樂熱潮到政經爭霸

制勝零點擊!SEO 關鍵燈塔「主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