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假象回暖?中型媒體突圍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微增至339,671,但頭部媒體UV下滑,中段媒體則以靈活策略強勢增長,顯示媒體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微增至 339,671,但頭部媒體UV下滑,中段媒體則以靈活策略強勢增長,顯示媒體格局正在悄悄改變中。

《媒體潮汐誌》根據 SimilarWeb 2025 年 6 月份日均訪客量(UV)數據消長分析,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轉折:

整體訪客量在數月低迷後迎來暫時回暖,但媒體結構性變革卻更加劇烈。頭部媒體持續承壓,彷彿巨人在寒風中搖晃;而中段媒體則以驚人韌性與創新力崛起,搶佔戰場高地。

這股「頭部低迷,中段沸騰」的趨勢不僅反映了閱聽眾偏好的高度分化,更預示著媒體競爭已進入一個以內容差異化與深度經營為核心的新階段。在資訊爆炸與碎片化時代,閱聽眾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新聞網站的競爭已從單純的規模爭霸,轉向內容價值與影響力白熱化博弈。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小幅上升至339,671,但頭部媒體的流量卻下降,中段媒體則因靈活的內容策略而顯著增長,顯示媒體格局正在變化。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小幅上升至339,671,但頭部媒體的訪客量卻下降,中段媒體則因靈活的內容策略而顯著增長。

《媒體潮汐誌》深入剖析每月日均訪客量(UV)消長,試圖捕捉這場「注意力戰爭」的脈動。

一、總體概況:微暖表象下的激盪

2025年6月,媒體流量稍微回暖,但頭部媒體流量下滑,中段媒體因靈活策略顯著增長,這份表面平靜的增長數據,掩蓋了內部劇烈的板塊挪移。
2025年6月,媒體訪客量稍微回暖,但頭部媒體訪客下滑,中段媒體因靈活策略顯著增長,這份表面平靜的增長數據,掩蓋了內部劇烈的板塊挪移。

2025 年 6 月,台灣新聞網站 TOP 20 的平均日均活躍訪客數(UV)達到 339,671,較 5 月的 335,115 微增 +1.36%。這是自 2 月訪客量達到高峰後,媒體市佔首次迎來整體回升,彷彿沉寂已久的媒體生態終於感受到一絲春意。然而,這份表面平靜的增長數據,掩蓋了內部劇烈的板塊挪移,猶如地殼運動般悄然重塑媒體市佔格局:

  • 頭部媒體(TOP 1-5)寒意逼人:
    頭部媒體的日均 UV 從5 月的 701,632 下滑至 6 月的 684,367,跌幅 -2.46%。曾經的新聞霸主正面臨影響力鬆動的危機,品牌護城河雖深,卻在用戶分流與內容疲態的雙重壓力下顯得搖搖欲墜。
  • 中段媒體(TOP 6-10)強勢崛起:
    中段媒體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347,418 飆升至 6 月的 375,318,增幅高達 +8.03%。這群「中型媒體」以靈活的內容策略與精準的議題切入,成功吸引閱聽眾的注意力,成為耀眼的黑馬。
  • 中後段媒體(TOP 11-15)穩健前行:
    此區間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198,261 增至 6 月的 202,331,增長 +2.05%,顯示穩定的成長動能。
  • 後段媒體(TOP 16-20)韌性十足:
    後段媒體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93,149 增至 6 月的 96,667,增長 +3.78%,展現出小而美的競爭力。

頭部媒體日均UV下滑2.46%,而中段媒體則增長8.03%。這顯示出媒體市場內部結構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競爭格局日益明顯。
頭部媒體日均UV下滑2.46%,而中段媒體則增長8.03%。這顯示出媒體市場內部結構正在發生劇烈變化,競爭格局日益明顯。

這種「龍頭承壓、中段群雄競起」的格局,延續了 5 月的「頭冷、腰熱」趨勢,且中段媒體的成長動能更顯強勁。

這不僅是訪客的重新分配,更是一個信號:閱聽眾不再盲目追隨巨頭,而是轉向尋求更具價值與共鳴的內容。媒體正邁向一個多元競爭的新紀元。

二、龍頭守勢與新星挑戰

在台灣新聞網站的頭部戰場,TOP 5 的競爭態勢如同一場風雲變幻的棋局:龍頭守住陣地卻步履維艱,傳統強者面臨下滑壓力,昔日黑馬則在考驗中尋求新生。

在台灣新聞網站的TOP 5中,UDN流量持續下滑,ETtoday微幅回穩,TVBS穩定性待考,NOWnews面臨挑戰,Chinatimes需應對議題熱度波動,競爭格局變化顯著。
在台灣新聞網站的TOP 5中,UDN訪客持續下滑,ETtoday微幅回穩,TVBS穩定性待考,NOWnews面臨挑戰,Chinatimes需應對議題熱度波動,競爭格局變化顯著。

  • UDN:霸主的光環褪色
    UDN 作為台灣新聞網站的龍頭,6 月日均 UV 為 990,920,較 5 月的 1,035,502 下滑 -4.31%,連續第 4 個月訪客下行。UDN 在財經與政治議題上的品牌權威性無可取代,但高基數下的成長瓶頸顯而易見。缺乏引爆流量的重大事件,讓其用戶黏著度與日常內容策劃面臨挑戰。UDN 的下一步,或許需要從鞏固忠實讀者出發,尋找突破流量天花板的新路徑。
  • ETtoday:止跌回穩的微光
    ETtoday 在 6 月日均 UV 達到 722,807,較 5 月的 717,436 微增 +0.75%,終結了連續 2 月的下滑趨勢。以娛樂與生活新聞見長的 ETtoday,在議題轉換期曾因用戶分流而失血,但本月的微幅回升顯示其內容策略的微調已初見成效。靈活應對用戶偏好,或許是其穩住陣腳的關鍵。
  • TVBS:穩定性待考驗
    TVBS 的 6 月日均 UV 為 609,714,較 5 月的 619,824 下滑 -1.63%。儘管跌幅較前幾月收斂,但連續數月的訪客下滑暴露了其內容穩定性的問題。TVBS 在政治與財經新聞的優勢未能完全延續,生活與健康等議題的吸引力下降,可能成為其訪客低迷的癥結。
  • NOWnews:黑馬的陣痛
    NOWnews 的 6 月日均 UV 為 574,260,較 5 月的 588,990 下滑 -2.50%。過去憑藉「快、準、輕」的生活消費與運動內容策略,NOWnews 曾逆勢搶佔市場,但本次下滑提醒我們,即便是黑馬,也需持續深化品牌與內容差異化,才能穩固競爭地位。
  • Chinatimes:議題熱度的挑戰
    Chinatimes 的 6 月日均 UV 為 524,132,較 5 月的 546,406 下滑 -4.08%。此前在政治、兩岸與國際新聞的報導中吸引了特定受眾,但本月跌幅顯示其可能受到議題熱度波動或競媒分流的影響。如何在議題轉換中保持吸引力,成為其當務之急。

三、中段多匹黑馬湧現,深度與即時兼顧

本月的中段媒體(TOP 6-10)成為最大亮點,憑藉靈活的內容策略與即時性,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增長,呈現出極端分化的媒體格局。

中段媒體在6月表現亮眼,EBC、Storm和CTI分別實現顯著增長,顯示靈活內容策略與即時性報導的成功,吸引讀者回流,展現市場潛力。
中段媒體在6月表現亮眼,EBC、Storm和CTI分別實現顯著增長,顯示靈活內容策略與即時性報導的成功,吸引讀者回流,展現市場潛力。

成長前三名:

  • EBC:驚人反彈的即時王者
    EBC 的 6 月日均 UV 從 5 月的 126,178 激增至 158,000,增幅高達 +25.22%,成為本月成長之冠。經過 5 月的低谷,EBC 的強勢反彈顯示其在即時新聞與議題響應上的重新定位已見成效,成功抵禦競爭壓力。
  • Storm:深度報導的回歸
    Storm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222,884 增至 6 月的 266,108,增長 +19.39%。Storm 在 4 月和 5 月曾出現較大跌幅,本月透過內容更新與議題調整,重獲讀者青睞,顯示深度報導與評論仍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 CTI:穩健回歸話題製造者
    CTI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83,878 增至 98,306,增長 +17.20%。其在特定受眾中的穩定支持與話題性內容的強化,成為訪客增長的關鍵。

其他成長媒體:

  • Mirror:獨家報導的魅力
    Mirror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196,610 增至 6 月的 221,355,增長 +12.59%,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其獨家爆料與熱門人物專訪持續吸引讀者,證明高品質、獨特視角的內容在碎片化時代的吸引力。
  • CTwant:生活新聞的突破
    CTwant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77,422 增至 86,034,增長 +11.12%。CTwant 在 5 月仍面臨訪客下滑,本次增長顯示其在生活與娛樂新聞的突破,也凸顯了中小型媒體的潛力。
  • NexaApple:年輕族群的寵兒
    NexaApple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305,365 增至 338,648,增長 +10.90%。NexaApple 延續了 3 月和 4 月的增長勢頭,且增幅持續擴大,表現搶眼,其快速更新的娛樂與社會新聞,持續吸引年輕讀者。

特定政治媒體表現:

這三家媒體穩定增長,顯示其在新聞時效性、廣度以及民生議題報導上仍保有競爭力,尤其在突發事件中能迅速累積訪客。

SETN、LTN和FTV在特定政治事件報導上表現穩定,日均UV持續增長,顯示其在新聞時效性和民生議題上的競爭力,尤其在突發事件中迅速累積流量。
SETN、LTN和FTV在特定政治事件報導上表現穩定,日均UV持續增長,顯示其在新聞時效性和民生議題上的競爭力,尤其在突發事件中迅速累積訪客。

  • SETN:特定政治事件助攻
    SETN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384,202 增至 416,703,增長 +8.46%。SETN 繼 3 月和 4 月增長後,在 5 月曾小幅回落,本月再次強勁反彈,其特定政治事件報導,成為訪客增長的關鍵。
  • LTN:突破政治標籤
    LTN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517,819 增至 556,298,增長 +7.43%,LTN 在 3 月、4 月和 5 月均呈現下滑趨勢,本次強勁反彈顯得尤為重要,其在重大政治與國際新聞上的穩定表現,顯示其突破政治標籤的努力吸引穩定讀者群。
  • FTV:地方新聞的力量
    FTV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90,367 增至 95,724,增長 +5.93%。特定政治事件報導以及地方新聞報導策略持續帶來穩定的訪客增益。

財經媒體的寒冬:

兩大財經雜誌網站的流量下滑,尤其商周下降近 -9%,可能與 6 月期間缺乏大型、引爆話題的深度專題,或是讀者閱讀習慣的轉變有關。這對於以深度內容為核心的媒體而言,是重要的警訊。

  • BW:深度內容的瓶頸
    BW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253,075 下滑至 230,745,跌幅 -8.82%。此前財經與管理議題的深度內容吸引了專業讀者,但本月下滑可能與媒體關注度轉移或缺乏引爆話題的專題有關。
  • CW:互動性待提升
    CW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248,568 降至 231,208,跌幅 -6.98%。作為財經與科技報導的專業媒體,儘管在 4 月和 5 月有增長,本月也出現下滑,其需要更多互動內容以提升用戶參與度。

其他顯著衰退:

  • TNL:年輕族群的挑戰
    TNL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42,637 降至 35,460,跌幅 -16.83%。其在年輕族群中的潛力尚未轉化為穩定訪客量,內容定位需更精準。
  • UM:深度報導的困境
    UM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105,751 降至 94,609,跌幅 -10.54%。其深度報導尚未完全轉化為穩定訪客量,需結合熱門話題與視覺化呈現。
  • Epoch:爭議性內容的風險
    Epoch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73,061 降至 66,324,跌幅 -9.22%。Epoch 在 4 月曾實現所有媒體中最大的增長(+46.5%),但 5 月即顯著回落。本次的持續下滑再次印證,過度依賴特定議題(如爭議性報導)所帶來的訪客量具有短期爆發力,但難以支撐長期穩定性。
  • CNA:議題熱度的波動
    CNA 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306,818 降至 298,835,跌幅 -2.60%。CNA 在 4 月曾有驚人成長,5 月出現下滑,本月繼續小幅下滑。作為國家通訊社,其國際新聞與深度報導的權威性受肯定,但議題熱度波動影響了訪客穩定度。

五、關鍵洞察:從規模到價值的轉移

2025年6月數據顯示,台灣媒體市場正經歷權力轉移,中段媒體強勁增長,閱聽眾追求高品質內容,事件驅動與內容彈性成為關鍵,品牌信任與穩定性則需謹慎平衡。
2025年6月數據顯示,台灣媒體市場正經歷權力轉移,中段媒體強勁增長,閱聽眾追求高品質內容,事件驅動與內容彈性成為關鍵,品牌信任與穩定性則需謹慎平衡。

2025年6月的數據揭示了「注意力戰爭」。整體訪客量暫時回暖並非由頭部媒體帶動,而是中後段媒體的強勁增長所推動,顯示市場正在經歷權力轉移:

  1. 從規模到價值的轉向:
    頭部媒體的普遍承壓與中段媒體的強勢崛起,顯示閱聽眾不再迷信大品牌,而是追求獨特視角與高品質內容。Mirror 與 Storm 的成功反彈,印證了深度報導的長期價值。

  2. 事件驅動與內容彈性:
    ETtoday、EBC 與 Storm 的快速反應能力,顯示新聞網站必須具備高度內容策略彈性,才能在短期內捕捉社會脈動。例如,6月2日與6月23日的重大事件(如國際襲擊與撞機事件)帶來的流量高峰,凸顯事件驅動的重要性。

  3. 中型媒體的創新突圍:
    TOP 6-10 與 TOP 11-15 的顯著增長,打破了「大者恆大」的迷思。這些中型媒體以靈活決策與更快議題轉向能力,能夠迅速抓住新興議題或社群熱點,實現差異化競爭,證明專注垂直領域「做深做透」是突破流量天花板的有效途徑。

  4. 議性內容的風險:
    Epoch 在 4 月短暫爆發後,5 月和 6 月持續大幅下滑,顯示過度操弄、依賴爭議性或特定立場的內容能在短期內吸引高度關注,但長期品牌信任與穩定性存疑,提醒媒體需謹慎平衡話題性與可信度。

六、生存密碼:優勢與挑戰

生存密碼:優勢
生存密碼:優勢

優勢:

  1. 內容多樣吸引:
    NexaApple 與 SETN 的訪客飆升,顯示年輕化、特殊政治報導,以及娛樂與科技議題的報導具有強大吸引力。

  2. 深度報導價值:
    Storm 與 Mirror 的成長,顯示讀者在碎片化時代對調查報導與獨家內容的需求依然強烈。

  3. 議題驅動流量:
    重大新聞事件推升流量高峰,顯示新聞網站在突發事件中的快速響應能力仍是核心競爭力,6月2日與6月23日的流量激增顯示重大事件(如國際襲擊、撞機事件)。

生存密碼:挑戰
生存密碼:挑戰

挑戰:

  1. 龍頭群增長乏力:
    UDN、ETtoday 與 TVBS 的訪客下滑或趨緩,顯示市場飽和與讀者分流,需創新內容形式。

  2. 事件依賴的波動:
    多數網站的訪客高峰集中於特定日期,顯示日常內容吸引力不足,長期留存讀者成為難題。

  3. 內容同質化競爭:
    內容高度同質化導致用戶流動性高,降低黏著度,媒體需打造獨特品牌識別。

  4. 用戶忠誠度挑戰:
    過度依賴突發新聞帶來的訪客量,缺乏長期培養用戶忠誠度與社群機制的策略。

結論:注意力戰爭新規則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流量數據顯示,傳統媒體面臨流量壓力,中段媒體強勢崛起,未來勝負關鍵在於數據洞察、內容優化及社群整合能力。
2025年6月台灣新聞網站訪客數據顯示,傳統媒體面臨訪客流失壓力,中段媒體強勢崛起,未來勝負關鍵在於數據洞察、內容優化及社群整合能力。

2025 年 6 月的台灣新聞網站訪客量數據,揭示了一場深刻的「注意力戰爭」。在「零點擊搜尋」與社群化的背景下,閱聽眾的注意力日益稀缺,傳統規模優勢正被內容價值與社群深度經營所取代。頭部媒體的訪客流失壓力與中段媒體的強勢崛起,形成鮮明對比,標誌著媒體市場進入一個多元競爭的新時代。

未來的勝負關鍵,在於是否能洞察數據先機、持續優化內容品質、建立主題權威性,並有效整合社群平台的導流能力。無論是深度報導的精耕、垂直領域的深挖,還是即時性內容的快速響應,能夠靈活應對議題變化與讀者需求的媒體,才能在這場變動的媒體洪流中站穩腳跟,甚至逆勢突圍。這不僅是一場流量的競逐,更是一場關於價值與信任的持久戰。 

2025年6月號《媒體潮汐誌》
2025年6月號《媒體潮汐誌》


留言

最近7日 大家都在閱讀…

「語義搜尋」變革!MUVERA 重塑 SEO

解析「內容支柱」用數據驅動媒體影響力

2025年5月:車禍引發海嘯 解讀注意力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