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核心更新衝擊 權威風暴籠罩
![]() |
2025年7月,台灣媒體面臨政治與Google核心更新的雙重衝擊,政治與國際議題聲量顯著上升,娛樂與社會議題則大幅下滑,顯示媒體生態的結構性重組。 |
2025 年 7 月,台灣媒體版圖在政治風暴與 Google 核心更新的雙重衝擊下劇烈變動,讀者的注意力從 6 月的社會、娛樂等軟性議題,迅速轉向了國內外的重大政治與國際事件。《媒體潮汐誌》根據 SimilarWeb 的 2025 年 7 月台灣 TOP 20 新聞媒體最熱門 TOP 25 議題聲量的消長統計,政治類議題佔比增幅 +20 百分點;國際類議題增長 +10.07 百分點。相對地,娛樂類跌幅 -12.73 百分點;社會類滑落 -7.97 百分點。
![]() |
2025年7月,台灣媒體面臨政治風暴與Google核心更新的挑戰,政治與國際議題聲量顯著上升,娛樂與社會議題則大幅下滑,顯示出媒體生態的深刻變化。 |
這一轉變反映台灣社會在颱風災害與地緣政治緊張下的焦慮,也受到 6 月30 日 07:30(PDT)啟動、7 月 17 日 01:18(PDT)完成的「2025 年 6 月核心更新」影響。此更新歷時近三週,強調內容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E-E-A-T ),重塑 SEO 流量分配,改變新聞內容可見度及流量變動,對媒體流量產生顯著衝擊。
《媒體潮汐誌》深度剖析 7 月與 6 月數據消長,探討 Google 核心更新下的新聞媒體議題分佈、各媒體優缺點,以及不同類別議題的表現,揭示「演算法潮汐」如何影響各媒體的表現,以及不同類別議題的關注度變化。
一、聲量洗牌,演算法權威加冕
![]() |
2025年7月,隨著Google核心更新,CNA聲量顯著增長,成為最大贏家;而NOWnews則遭遇重挫,顯示出媒體在演算法變化中的分化趨勢。 |
2025 年 6 月 Google 核心更新( 6 月 30 日 07:34 至 7 月 17 日 01:18,太平洋時間 )強調內容 E-E-A-T,在此背景下,部分媒體乘風而起,部分則在演算法浪潮中掙扎。
- 最大贏家:CNA 崛起
CNA 在 7 月份取得了驚人的聲量增長,成為最大贏家。其在 7 月 TOP 25 熱門議題聲量佔比上升高達 +11.31 百分點。TOP 10 和 TOP 5 中,CNA 的增幅更為顯著,分別達到 +12.84 百分點和 +13.76 百分點。這表明 CNA 的內容在 Google 核心更新後獲得顯著優勢,使其在新聞曝光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 CNA 的成功可歸因於兩大疊加優勢:
- 議題契合度,在「大罷免」等政治議題與「俄羅斯 8.8 強震」等國際突發事件上 ,CNA 議題發稿全面性以及內容權威性,滿足讀者對可靠資訊的需求。在「俄羅斯強震」報導上,CNA 的流量佔比高達 37.07% ,「大罷免」報導中佔比高達 34.28%。
- 演算法紅利,由於被視為具備高度權威性的新聞來源,CNA 在 Google 的演算法更新中獲得了更高的搜索權重,使其在關鍵字競爭中脫穎而出。
- 市場龍頭:UDN 與 ETtoday 穩中有變
UDN 與 ETtoday 依然穩居媒體前兩名,但在 TOP 5 關鍵字促比上略有波動(UDN -1.04 百分點, ETtoday +1.93 百分點) - UDN 憑藉其全面的內容發稿佈局,在「大罷免」等政治議題上維持了強大影響力,UDN 雖然總體佔比仍高,但各項數據略有下滑,TOP 25 微幅減少 -0.02 百分點。
- ETtoday 則再次證明其對病毒式傳播事件的敏銳度,在「紅姐事件」中斬獲 27.94% 的流量 ,在18禁類的「AV相關」中佔比高達 33.24%。
ETtoday 聲量穩健增長,在 TOP 25、TOP 10、TOP 5 中分別有 +2.47 百分點、+1.97 百分點、+1.93 百分點的增長。兩者作為媒體巨頭,用戶基礎深厚,對演算法更新的衝擊展現了「全能型選手」的抗風險能力。 - 重挫者:NOWnews、TVBS、Chinatimes
- NOWnews 大幅滑落:
相較於 CNA 的強勁增長,NOWnews 則遭遇嚴重聲量萎縮。其在 7 月 TOP 25 的聲量佔比下降高達 -10.08 百分點。在 7 月 TOP 10 和 TOP 5 中,NOWnews 的跌幅更是分別達到 -12.51 百分點和 -13.15 百分點。
如此劇烈的下降,暗示 NOWnews 的內容在 Google 核心更新後,在搜尋可見度或演算法更新推薦遭遇嚴重的挑戰。 - 這同樣是雙重因素導致的結果:
- 其一,NOWnews 過去高度依賴生活消費、娛樂類議題在本月大幅退燒 ;
- 其二,其內容文本可能在 Google 演算法更新後文本結構被判定權重較低,導致搜索可見度下降,從而加劇了流量的流失。
- 同樣,TVBS 在 TOP 25 減少 -2.99 百分點,Chinatimes 減少 -4.43 百分點 也因類似原因出現了顯著下滑。
- 其他媒體波動:
- 財經媒體如 BT、BW 和 CW 表現亮眼,均有顯著增長。例如,BT 在 TOP 10 和 TOP 5 的增長分別 +3.09 百分點 和 +2.90 百分點;BW 分別為 +2.74 百分點 和 +3.49 百分點;CW 分別為 +0.70 百分點 和 +1.18 百分點。
這顯示這類媒體在財經或深度報導方面的策略奏效,內容更符合 Google 演算法偏好。 - Mirror 在 TOP 25 有 +1.93 百分點增長,但在 TOP 5 則有 -0.48 百分點 的小幅下降。
二、議題版圖劇變,政治與國際主宰
![]() |
2025年7月,政治類新聞聲量顯著上升,達26.06%,國際類新聞也增至22.41%。相對地,娛樂與社會議題聲量大幅下降,顯示新聞焦點的結構性重組。 |
《新聞數據引擎 NDE》分析 7 月 TOP 25 熱門新聞聲量分佈呈現結構性重組,政治類與國際類新聞的聲量佔比顯著提升,政治類(+20 百分點)與國際類(+10.07 百分點)合計佔比近 49%,取代 6 月的社經娛樂主導地位,軟性議題的聲量全面退燒。Google 核心更新對權威內容的加權,進一步放大了「硬新聞」的聲量。
![]() |
2025年7月,政治與國際新聞聲量顯著上升,分別達26.06%和22.41%。娛樂與社會類新聞則全面退燒,顯示出新聞內容的結構性變化。 |
- 政治類躍居榜首:
7 月份,政治類新聞的總佔比達 26.06%,較 6 月大幅增加 +20 百分點,成為 7 月最受關注的內容類別。「大罷免」單一主題就佔據了 14.87% 的總點閱份額 ,從罷免名單、開票過程到最終結果,這一系列高度爭議性與懸念性的發展,幾乎吸納了社會最大程度的關注 。
再加上「普發一萬」(佔比 5.97%)熱門政治議題的驅動,民眾切身利益相關高度爭議性議題,使其在 Google 核心更新後仍能維持高熱度。 - 國際類持續升溫:
國際類新聞的總佔比達到 22.41%,較 6 月增長 +10.07 百分點。令人玩味的是,這股巨大的流量並非由傳統的地緣政治或全球經濟大事驅動,而是由單一「紅姐事件」所引爆,該事件的點閱份額高達 16.94% ,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國內的「大罷免」,這顯示具備高度戲劇性與情感張力的特定國際八卦事件,足以穿透輿論同溫層,成為流量巨獸。
其他關鍵字如「俄羅斯8.8強震」(佔比 3.35%)和「coldplay 出軌」(佔比 1.15%)均貢獻顯著聲量。這反映了在國內政治熱點外,國際重大事件與勁爆八卦新聞同樣牽動著台灣讀者的視線。 - 財經類:
在「台灣關稅」、「街口支付」等民生相關議題的帶動下,佔比成長了 +7.16 百分點。 - 娛樂、社會、18禁與生活類佔比下降:
相對地,軟性議題全面衰退,與政治、國際的強勢崛起形成鮮明對比,娛樂類(-12.73 百分點)是本月衰退最劇烈的類別,社會類(-7.97 百分點)儘管仍有「女足抽血案」等議題,但缺乏如同五月那樣能獨佔近半流量的重大社會事件,導致整體佔比回落。
18禁類(-6.82 百分點)和生活類(-5.48 百分點)的總佔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在這些類別中仍有高點擊率的熱門關鍵字,如娛樂類的「陸劇報導」(佔比 5.40%)、生活類的「颱風災情」(佔比 13.85%),但整體關注度卻有所下滑,這表示在政治、國際重大事件發生時,讀者「注意力預算」是有限的,軟性內容被暫時擱置,也可能與 Google 核心更新對特定內容類型文本結構或發布頻率的偏好調整有關。 - 科技類與運動類:
科技類總佔比為 0.88%,其中「2025 EWC 英雄聯盟」為主要貢獻議題 。運動類總佔比為 2.01%,「陳晨威女友啾啾」和「魔鷹太太」是熱門關鍵字。這些類別的波動相對較小。
三、核心競爭力優劣剖析
![]() |
Google核心更新後,各媒體的聲量變化顯示出其內容策略與受眾觸及的獨特優劣勢。UDN穩居多領域領導地位,CNA在硬新聞上表現強勁,而NOWnews則面臨流量危機。 |
Google 核心更新後的媒體聲量變化,也反映了各媒體的「能力圈」在內容策略與受眾觸及上的各自獨特優劣勢。
- UDN:全能的王者
儘管總體聲量略有下滑,UDN 在社會類(29.74%)、生活類(27.47%)、政治類(21.07%)和財經類(18.08%)議題中均佔據龍頭或領先地位,甚至在小眾的科技類議題(2025 EWC 英雄聯盟)上取得了 77.73% 的壟斷性佔比。
這表明 UDN 擁有最全面的編輯團隊與最廣泛的讀者基礎,能夠在幾乎所有領域都產出具備競爭力的內容。其優點是穩定與全面。 - ETtoday:風向捕手
作為聲量穩定增長的媒體,ETtoday 在多個熱門議題上表現強勁。在國際類的「紅姐事件」中佔比達 27.94%,在18禁類的「AV相關」中佔比高達 33.24%。
ETtoday 在娛樂類「鄧佳華」的報導佔比 15.15%,在運動類的「陳晨威女友啾啾」(25.65%)和「魔鷹太太」(18.83%)等領域展現出強大的流量吸引力。其優點是對網路熱點高度敏感,擅長操作年輕、輕鬆的議題。 - CNA:硬新聞權威
CNA 在政治類與生活類(災情)的制霸級表現,是其 7 月成功的基石。CNA 經歷最顯著的聲量提升,尤其在政治類「大罷免」報導中佔比高達 34.28%,並在國際類「俄羅斯8.8強震」中佔比 37.07%。
CNA 在生活類「颱風災情」中也達到 30.04% 的高佔比。CNA 的強勢增長可能得益於權威性與即時性,其內容在 Google 核心更新後獲得 Google 演算法更高青睞,特別是在嚴肅與重大災情相關新聞上。 - Mirror:深度調查專業
Mirror : Mirror 在多個社會與國際議題上表現突出,尤其在社會類的「仙塔名媛大亂鬥」(62.66%)和「警花風雲錄」(32.64%)中佔比極高。
在「女足抽血案」和「兩岸認同相關」議題中,Mirror 也佔有重要比例(13.45% 和 20.40%)。這顯示 Mirror 擅長深度追蹤調查性報導和社會八卦新聞。 - BT、BW、CW:專業財經媒體
BT 、BW 、CW : 這三家財經商業媒體的聲量普遍上漲,尤其在 TOP 10 和 TOP 5 中增幅明顯。這歸因於它們在財經類和部分政治類議題上的專業性。
例如,BW 在「普發一萬」佔比 19.03%、「防空演習」佔比 29.91%,CW 在「台灣關稅」佔比 31.50%。BT 在「普發一萬」(20.60%)和「防空演習」(15.45%)也表現出色。這些數據表明,政經專業內容在 Google 核心更新後,可能獲得了更高的權重與讀者青睞。 - 面臨流量危機:
- NOWnews 聲量急遽下滑的 NOWnews,儘管在某些特定娛樂議題如「鄧佳華」仍有顯著佔比(42.80%),但其在整體市場的影響力明顯被削弱。這可能反映了其內容策略或技術適應性未能跟上 Google 核心更新的步伐。
- TVBS 與 Chinatimes: 這兩家媒體的聲量下滑值得關注。TVBS 在「颱風災情」和「紅姐事件」等議題仍有一定聲量,而 Chinatimes 在「豐原五口命案」和「兩岸認同相關」議題也有表現。它們的挑戰在於如何適應 Google 演算法變革,重新找回讀者關注。
四、焦點議題解析:話語權爭奪
![]() |
在「大罷免」中,CNA與UDN主導報導,分別佔34.28%和28.28%。ETtoday與Mirror在「紅姐事件」中表現突出,分別為27.94%和15.96%。CNA在「颱風災情」中再次展現報導優勢,達30.04%。 |
深入探究特定熱門議題,更能理解媒體的報導策略和影響力:
三大焦點議題解析:
- 「大罷免」: UDN 與 CNA 的勝利
在「大罷免」這一全國性政治議題的報導中, CNA(34.28%)和 UDN(28.28%)在此政治熱點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UDN 與 CNA 成為主要的話語權主導者,特別是 CNA 的報導量遙遙領先,印證了其在政治議題上的 Google 視其為權威性媒體。整體數據也顯示,在「政治類」別中,UDN(21.07%)與CNA(22.81%)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反映出,在處理複雜且需要持續追蹤的政治新聞時,讀者與 Google 搜尋引擎更傾向於信任傳統、權威的新聞機構。 - 「紅姐事件」: ETtoday 與 Mirror 的舞台
「紅姐事件」的流量分佈則呈現不同樣貌。ETtoday(27.94%)與 Mirror(15.96%)在此議題上表現最為突出,以及 UDN佔比也有 高達15.64% 。ETtoday 擅長將八卦事件包裝成易於網路傳播的內容,而 Mirror 則可能憑藉其深度挖掘密集發稿,吸引了大量尋求事件始末的八卦讀者,兩者都在此單一事件中找到了自己的流量密碼。 - 「颱風災情」: 硬新聞媒體的傳統優勢
即便在整體佔比下滑的「生活類」議題中,「颱風災情」依然是重要的流量來源 。在此類突發性、災難性新聞中,CNA(30.04%)與UDN(25.90%)再次展現其在重大民生災害新聞的報導優勢,,提供了即時的停班停課與災害資訊,滿足了民眾的剛性需求 。
其他議題:
- 普發一萬(政治類):
BT(20.60%)和 BW(19.03%)在此財經相關的政治議題中表現突出,顯示其對政策性議題的報導深度與傳播效率。 - 俄羅斯8.8強震(國際類):
CNA(37.07%)和 UDN(33.24%)再次成為國際重大事件的報導主力。 - 女足抽血案(社會類):
UDN(31.89%)和 CNA(18.00%)是主要聲量來源,Mirror 也貢獻了 13.45% 點擊量。 - 陸劇報導(娛樂類):
CNA(29.11%)和 UDN(22.68%)貢獻了最多的點擊量,顯示這些綜合性媒體在泛娛樂的覆蓋面廣度。 - 2025 EWC 英雄聯盟(科技類):
UDN 以 77.73% 點擊遙遙領先,是此電競盛事的主要報導平台,其次是 TVBS(21.97%)。
五、各類別屬性議題表現
![]() |
各媒體在不同類別議題上展現差異化專長:CNA主導政治與生活類,ETtoday在國際與運動類表現突出,UDN則在社會與財經類中佔有優勢。 |
整體來看,各媒體根據其內容定位和編輯策略,在不同類別議題上展現出差異化的專長:
- 政治類:
CNA 是 7 月政治類新聞的絕對領跑者,高達 22.81% 的政治類總佔比,其對「大罷免」、「普發一萬」等議題的報導佔比最高。UDN 也是重要力量(21.07%)。
而 BT、BW、CW 等商業媒體在部分政治議題如「普發一萬」、「防空演習」中佔比也極高,顯示其在政策解讀方面的專業能力。 - 國際類:
ETtoday(24.29%)和 UDN(17.79%)在國際新聞中佔有領先地位。Mirror(12.37%)也表現出色。
CNA 雖然總體國際類佔比不是最高(6.53%),但其在重大國際事件如「俄羅斯8.8強震」的報導聲量卻非常高(37.07%)。 - 社會類:
UDN(29.74%)和 Mirror(17.91%)牢牢掌握社會新聞的話語權。
ETtoday(12.39%)和 CNA(11.60%)也是此類別的重要參與者。 - 生活類:
CNA(28.94%)和 UDN(27.47%)在生活類議題上擁有最高的聲量,尤其在「颱風災情」等民生災害相關報導中表現突出。 - 娛樂類:
CNA(20.15%)、UDN(18.37%)和 NOWnews(10.10%)是娛樂新聞的主要提供媒體。
儘管 NOWnews 總體聲量下滑,但在某些娛樂關鍵字仍有高佔比,這也顯示其內容策略上的特定專長。 - 財經類:
CW(24.96%)和 UDN(18.08%)在財經新聞領域具備顯著優勢。CNA(13.86%)和 BT(9.44%)也在此類別表現不俗。 - 科技類:
UDN 以壓倒性優勢(77.73%)主導科技新聞報導,特別是關於「2025 EWC 英雄聯盟」的內容。 - 18禁類:
ETtoday(33.24%)、SETN(15.65%)和 LTN(17.86%)在此類別中佔比最高。 - 運動類:
ETtoday(22.72%)和 Mirror(21.53%)是運動新聞的主要來源。
結論與展望
![]() |
7月媒體數據顯示,Google演算法更新加劇了媒體間的「馬太效應」,權威媒體流量大幅增長,而內容策略單一的媒體則面臨流量下滑。CNA的成功與NOWnews的下滑凸顯專業報導的重要性。 |
7月的媒體數據清晰地揭示了一個核心趨勢:演算法決定流量方向,承接能量端視議題權威度。
Google 核心演算法更新,如同一個放大器,加劇了媒體間的「馬太效應」,具備權威性和可信度的媒體獲得了遠超以往的流量增長,而那些內容策略單一或權威性較低的媒體,則面臨著用戶興趣轉移和演算法降權的雙重打擊。再加上當公眾注意力被重大、嚴肅的國內外事件佔據時,媒體的流量分配邏輯隨之改變。
CNA 的大幅躍升與 NOWnews 的急遽下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證明了在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回歸新聞專業、深耕權威內容,不僅是媒體的社會責任,更可能是在演算法規則下最穩健的生存策略。
- 內容品質與權威性的再肯定:
CNA 的崛起,暗示 Google 核心更新可能更加重視新聞來源的可靠性、真實性與深度,特別是在政治、國際和民生等嚴肅議題上。 - 垂直領域價值提升:
BT、BW、CW 等財經商業媒體的穩健增長,顯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針對特定受眾提供專業且有價值的深度內容,更能獲得演算法和讀者的青睞。 - 大眾化與利基市場的再平衡:
儘管傳統大眾媒體如 UDN 仍保有廣泛影響力,但面對演算法的動態調整,如何平衡廣泛覆蓋與精準內容優化成為重要課題。同時,部分在利基市場(如 18 禁或特定娛樂議題)表現突出的媒體,也需警惕其在整體聲量中的脆弱性。 - 內容策略的動態適應:
娛樂、社會與生活類新聞佔比的整體下降,可能促使媒體重新思考其內容產製與分發策略,以適應演算法對不同內容類型的偏好變化。這也警示媒體,不可僅依賴單一類型的熱門議題,而應具備更靈活的內容生產與推播能力。
總而言之,這次 Google 核心更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調整,更是對媒體生態系統的一次「自然選擇」。能夠持續產出高品質、權威性內容,並有效理解與適應 Google 演算法變化的媒體,將更有機會在媒體潮汐變化中站穩腳跟。
對於新聞媒體而言,這是一個不斷學習、迭代與創新的時代,媒體面臨的挑戰將更加複雜,既要敏銳捕捉民意風向,又要深刻理解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平台演算法規則,找到兩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將是所有媒體的長期課題。
唯有精準掌握讀者需求與演算法邏輯,方能維持其在資訊場域中的領先地位。
![]() |
Google核心更新促進高品質內容的生產,媒體需適應演算法變化以維持競爭力。面對複雜挑戰,掌握讀者需求與演算法邏輯是媒體的長期課題。 |
留言
張貼留言